来源:观察网 2023-05-09 09:49:57
【本文来自《南昌起义后,转战福建是不是更合理?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以前看过,一个参加南昌起义的开国领导人回忆录提过这事。
1、最好是留在南昌发展,建立苏维埃政权。
(资料图)
当时南昌起义部队的战斗力强,放眼国内也是精锐部队,立足南昌,打几场胜战,然后建立苏维埃政权,筹款抽粮,迅速扩大部队,割据江西,然后打通广东或者福建,建立与苏联的联系。(按现在的游戏策略,就是快速暴兵,以战养战)
2、南下是败笔。
南下过程中,部队连续行军,后勤没跟上,部队战斗力下滑的厉害。而且国军打防守和追击,我军很被动,伤亡很大,军心动摇。
3、低估了广东的敌人。
当时广东最强的不是粤军,也不是中央军,而是地主武装。广东沿海的地主商绅依靠海贸,建立自己的武装集团,装备齐全,训练有素。比如潮汕地区的地主武装,就是一群群武装走私团伙,堪称那个时代的墨西哥大毒枭。这群地主商绅的武装,跨境作战能力差,但是本土作战能力强。
在整个土地革命战争史中,红军同地主武装的战斗伤亡交换比最大,远超过中央军和其他军阀部队。
红军想做强龙,可压不过地方的地头蛇。
4、去福建,可以看看粟裕的回忆录。
福建那地,山区闹革命,沿海是不闹的。其实不单单是福建如此,浙江广东也是如此。因为海贸的存在,沿海居民的日子过的比山区的好,参加革命的动力不足。
整个土地革命,苏区都是被压制在山区而不是江边海边,就在于江边海边的经济活动同山区不同,双方参与革命的动力是有差别的。
关键词: